一、微服务是什么
由来
微服务架构风格是一种使用一套小服务来开发单个应用的方式途径,每个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,并使用轻量级机制通信,通常是 HTTP API,这些服务基于业务能力构建,并能够通过自动化部署机制来独立部署,这些服务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,以及不同数据存储技术,并保持最低限度的集中式管理。
微服务优势
- 微服务每个模块就相当于一个单独的项目,代码量明显减少,遇到问题也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。
- 微服务每个模块都可以使用不同的存储方式(比如有的用 redis,有的用 mysql等),数据库也是单个模块对应自己的数据库。
- 微服务每个模块都可以使用不同的开发技术,开发模式更灵活。
微服务本质
微服务,关键其实不仅仅是微服务本身,而是系统要提供一套基础的架构,这种架构使得微服务可以独立的部署、运行、升级,不仅如此,这个系统架构还让微服务与微服务之间在结构上“松耦合”,而在功能上则表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。这种所谓的“统一的整体”表现出来的是统一风格的界面,统一的权限管理,统一的安全策略,统一的上线过程,统一的日志和审计方法,统一的调度方式,统一的访问入口等等。
微服务的目的是有效的拆分应用,实现敏捷开发和部署。
二、微服务认证与授权实现思路
认证授权过程分析
- 基于 Session,那么 Spring-security 会对 cookie 里的 sessionid 进行解析,找到服务器存储的 session 信息,然后判断当前用户是否符合请求的要求。
- 如果是 token,则是解析出 token,然后将当前请求加入到 Spring-security 管理的权限信息中去
如果系统的模块众多,每个模块都需要进行授权与认证,所以我们选择基于 token 的形式进行授权与认证,用户根据用户名密码认证成功,然后获取当前用户角色的一系列权限值,并以用户名为 key,权限列表为 value 的形式存入 redis 缓存中,根据用户名相关信息生成 token 返回,浏览器将 token 记录到 cookie 中,每次调用 api 接口都默认将 token 携带到 header 请求头中,Spring-security 解析 header 头获取 token 信息,解析 token 获取当前用户名,根据用户名就可以从 redis 中获取权限列表,这样 Spring-security 就能够判断当前请求是否有权限访问
权限管理数据模型
jwt 介绍
1、访问令牌的类型
2、JWT 的组成
一个 JWT
1 2
| eyJhbGci0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. eyJzdWIi0iIxMjMENTY30DkwIiwibmFtZSI6IkpvaG4gRG91IiwiaWFBIjoxNTE2MjM5MDIyfQ. SflKxwRJSMeKKF2QT4fwpMeJf36POk6yJV_adQssw5c
|
JWT 头
JWT 头部分是一个描述 JWT 元数据的 JSON 对象
1 2 3 4
| { "alg": "HS256", "typ": "JWT" }
|
在上面的代码中,alg
属性表示签名使用的算法,默认为 HMAC SHA256(写为 HS256);typ
属性表示令牌的类型,JWT 令牌统一写为 JWT。最后,使用 Base64 URL 算法将上述JSON 对象转换为字符串保存。
有效载荷
有效载荷部分,是 JWT 的主体内容部分,也是一个 JSON 对象,包含需要传递的数据。 JWT指定七个默认字段供选择。
1 2 3 4 5 6 7
| iss:发行人 exp:到期时间 sub:主题 aud:用户 nbf:在此之前不可用 iat:发布时间 jti:JWT ID 用于标识该 JWT
|
我们还可以自定义私有字段
1 2 3 4 5
| { "sub": "1234567890", "name": "Helen", "admin": true }
|
请注意,默认情况下 JWT 是未加密的,任何人都可以解读其内容,因此不要构建隐私信息字段,存放保密信息,以防止信息泄露。
JSON 对象也使用 Base64 URL 算法转换为字符串保存。
签名哈希
签名哈希部分是对上面两部分数据签名,通过指定的算法生成哈希,以确保数据不会被篡改。
首先,需要指定一个密码(secret)。该密码仅仅为保存在服务器中,并且不能向用户公开。然后,使用标头中指定的签名算法(默认情况下为 HMAC SHA256)根据以下公式生成签名。
1
| HMACSHA256(base64UrlEncode(header) + "." + base64UrlEncode(claims), secret)
|
在计算出签名哈希后,JWT 头,有效载荷和签名哈希的三个部分组合成一个字符串,每个部分用”.”分隔,就构成整个 JWT 对象。
Base64URL 算法
JWT 头和有效载荷序列化的算法都用到了 Base64URL。该算法和常见 Base64 算
法类似,稍有差别。
作为令牌的 JWT 可以放在 URL 中(例如 api.example/?token=xxx)。 Base64 中用的三个字符是“+”,”/“和”=”,由于在 URL 中有特殊含义,因此 Base64URL 中对他们做了替换:“=”去掉,”+”用”-“替换,”/“用”_”替换,这就是 Base64URL 算法。
三、项目创建
1.项目工程划分
1 2 3 4 5 6 7 8 9
| 1. acl_parent 管理依赖 2. 2.1 common service_base 工具类 spring_security 权限配置 2.2 infrastructure api_gateway: 网关 2.3 service service_acl 权限管理微服务模块
|

2.依赖
redis
nacos
: 注册中心,将网关服务和权限管理服务注册
3.common的编写
service_base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
| 1. exceptionhandler GlobalExceptionHandler:全局异常处理 GuliException: 自定义异常 2. handler MyMetaObjectHandler mybatisplus 3. utils MD5 :md5加密 R: 统一返回对象 responseUtil: 返回工具类 4. RedisConfig: redis配置类 5. SwaggerConfig: swagger配置类
|
spring_security
- 工具类
1 2 3 4 5
| security DefaultPasswordEncoder 密码处理 TokenLogoutHandler 退出处理器 TokenManager token生成工具类 UnauthorizedEntryPoint 未授权统一处理类
|
- filter
1 2 3
| filter TokenAuthenticationFilter 授权过滤 TokenLoginFilter 认证过滤器
|
- 核心配置类
1 2
| config TokenWebSecurityConfig 核心配置类
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
| @Override protected void configure(HttpSecurity http) throws Exception { http.exceptionHandling() .authenticationEntryPoint(new UnauthorizedEntryPoint()) .and().csrf().disable() .authorizeRequests() .anyRequest().authenticated() .and().logout().logoutUrl("/admin/acl/index/logout") .addLogoutHandler(new TokenLogoutHandler(tokenManager, redisTemplate)) .and() .addFilter(new TokenLoginFilter(tokenManager, redisTemplate, authenticationManager())) .addFilter(new TokenAuthFilter(tokenManager, redisTemplate ,authenticationManager())); }
|
gateway
解决跨域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
| @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CorsConfig {
@Bean public CorsWebFilter corsWebFilter() { 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= new CorsConfiguration(); config.addAllowedMethod("*"); config.addAllowedOrigin("*"); config.addAllowedHeader("*");
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source = new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(new PathPatternParser()); source.registerCorsConfiguration("/**",config);
return new CorsWebFilter(source); } }
|
service_acl
查询用户和权限列表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
| @Service("userDetailsService") public class UserDetails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DetailsService {
@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;
@Autowired private PermissionService permissionService;
@Override public UserDetails loadUserByUsername(String username) throws UsernameNotFoundException { User user = userService.selectByUsername(username); if(user == null) { throw new UsernameNotFoundException("用户不存在"); } com.lq.security.entity.User curUser = new com.lq.security.entity.User(); BeanUtils.copyProperties(user,curUser);
List<String> permissionValueList = permissionService.selectPermissionValueByUserId(user.getId()); SecurityUser securityUser = new SecurityUser(); securityUser.setCurrentUserInfo(curUser); securityUser.setPermissionValueList(permissionValueList); return securityUser; } }
|